欢迎来到CNC机床网

冲破经济寒潮传统工业城市能否凤凰涅槃

  2022-04-19 阅读:18
入秋的济南秋风瑟瑟,而在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智能装备城中,却丝毫没有“寒意”。在此落户的济南易恒技术有限公司干劲满满,似乎并未受到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大环境的影响。掌握着上百种全球领先水准的装备业产品,拥有可以比肩德国、法国、日本企业的产业技术,这个曾鲜为人知的企业给低迷的工业经济带来一股暖风。
  
  无独有偶,作为“大体量”的工业企业代表,已经名声在外的中国重汽同样也给众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的企业带来信心。这个在上世纪6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的企业,在业绩持续下滑的危机之下,果断调整产品结构,中轻卡销量增长92.9%,一举扭转局面,迎来发展新机遇。

  最新公布的山东省工业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中期评估综合报告中显示,尤其自去年以来,山东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省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体制增效成效明显。今年上半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分别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0.6个和0.2个百分点。
  
  穷则变,变则通。老路走不通了,就要走新路。经济寒潮中,是观望踟蹰、固步自封,还是充满信心、逆势而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固守传统工业产业的老路,显然无法重现昔日辉煌。济南该如何借鉴全省及外省市先进经验,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过剩产能等领域继续发力,实现传统工业老城的“凤凰涅槃”?“进退并举”
  
   调优产业结构
  
  工业是山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在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钱焕涛看来,山东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保持着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转型升级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
  
  但与此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产业层次偏低、创新支撑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等问题仍是避不开的困难。对此,自2014年
  
  开始,省委、省政府就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工业方面出台1+22指导文件,即制定1个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同时“敲开核桃、一行业一对策”,细化形成了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在这22个重点行业中,既包括高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也包括纺织服装、造纸、家电家具等传统产业,还包括钢铁、水泥、煤化工等过剩产能行业。可以说,这些工业支柱产业对于我省来说,转型升级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发展走向。一年多来,全省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过剩产能“有进有退”,其在技术改造、两化融合、市场开拓、环保节能等方面积累了诸多新思路、新方法。
  
   新兴产业前景大好
  
  依靠自主创新,与世界行业巨头同台竞技,济南二 机床先后斩获福特、通用等国际著名汽车企业大单,塑造了中国机床业“高端制造”的品牌形象。作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的代表,二机床走向国际、引领行业的经验有着标杆示范作用。当前,全省正在打造七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具体包括济南都市圈 数控机床产业集群、青岛机车车辆产业集群、潍坊内燃机产业集群、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青烟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烟台核电装备产业集群、泰安济南高端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
  
  省经信委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919家,较2013年增加32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86.6亿元。有关专家预计,随着高端装备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七大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将会更加凸现,带动全省高端装备企业发展的示范效应也令人期待。
  
  同样作为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品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以浪潮集团、中创软件、歌尔股份等为代表的云计算、新一代网络通信、物联网、软件等行业增速近年来始终保持在20%以上。附加值较高的服务器、光电子器件等产品保持17%以上的快速增长。据有关人士介绍,省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去年利润实现831.2亿元。以企业为代表,浪潮集团始终保持国产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歌尔股份在电声器件、VR领域等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列。
  
  此外,现代医药、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带动医疗器械迈向智能化、高端化,新华医疗、威高集团等企业生产的高性能医疗设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传统产业不容小觑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传统产业的发展前景一度不被看好,甚至有唱衰之声。然而,熟知山东传统行业优势的钱焕涛却很有信心,“传统产业并不等同于落后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山东一大批传统优势产业焕发了新的活力,其后劲和成长性完全不亚于高新技术产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泉林纸业、太阳纸业分别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肯色州建设制浆造纸和生物精炼项目;纺织企业鲁泰、如意、岱银集团分别在越南和缅甸、法国、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这些企业都属于山东的传统优势行业,通过改善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在技术上、产品上、服务上都达到了国际水平,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传统产业,纺织服装、地方炼化、造纸、家电家具等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正不断向高附加值、绿色低碳和消费终端延伸,涌现出了本色环保型造纸、智能节能型家电、定制高端服装、健康个性化家具、绿色环保轮胎、新型高档陶瓷、复式数字化农机等一批引领消费的升级产品,中高端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9大传统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均超过17%。
  
  以造纸业为例,去年,晨鸣、华泰、太阳、博汇4家企业就进入世界造纸百强榜单。同时,这4家企业和泉林纸业还进入国内造纸企业10强,产业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巨大。
  
  “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以市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有企业负责人认为,这句话对传统产业尤为适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乎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深刻变革,对传统制造业是重大利好,企业要做的就是,一定要抓住机会,集中力量推动产品和产业结构向高端迈进,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眼前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面对产能过剩、去产能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此前透露,今后5年中国钢铁的产能要去掉1亿到1.5亿吨,煤炭产能要去掉5亿吨。
  
  低效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才能为先进产能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十二五”以来,山东1786户企业按照计划或主动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累及淘汰水泥8522.5万吨、炼铁1450.56万吨、炼钢574.3万吨、煤炭610.2万吨、火电441.6万千瓦。尤其自去年以来,钢铁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重点钢铁企业的三级及以上钢筋比例达到97.4%,经济效益实现回升,在销售收入比2013年减少的情况下,利润增加了25.7亿元。
  
  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一方面企业还尝试“走出去”,向海外要市场。如今,以玲珑、赛轮等5家企业为代表的山东轮胎业已经在海外建厂扎根,其中三家企业还建设了海外技术研发中心。
  
  综合国内外及我省经验,在面对产能过剩问题时,必须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通过企业破产、重组来消化过剩产能或淘汰落后产能,但也不排斥采取管制、税收等政府干预手段。具体来说,就是从扩大内需、贸易输出、产业转移等多途径消化或输出过剩产能,从技术创新下功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打好组合拳
  
   实现双中高
  
  江苏15个百分点,装备类产业占比低于江苏17个百分点,食品、家具、陶瓷、水泥等行业则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同时,能源依赖性较大、研发投入总体不足也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短板,在工业增加值前10位的行业中,有7个属于传统行业或高耗能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仅占13.9%;每万名员工36台的 机器人密度远低于江苏的52台。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传统工业大省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实属正常,关键看今后能否扬长补短、多措并举,强化科技创新动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工业“双中高”(产品技术迈向中高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对此,山东提出,将顺应动能转化、需求变化、行业分化的趋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财税链对接融合,不断增强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后劲。
  
  据透露,山东将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改,推动企业通过技改加速成果转化,通过“建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竞争力。开展“互联网 制造”试点,分类开展流程型、离散型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试点,建设一批智慧型制造业集聚区。到2019年,实现全省一半以上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不可否认,受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山东工业转型升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业层次不高,结构重、链条短;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增长点和后劲乏力;产业附加值偏低,财税回报较弱;创新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仍有差距等。
  
  其中,产业结构偏重是山东存在已久的问题。2015年,山东原材料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于
  
   老工业基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如今,作为老工业基地,济南转型升级势头明显。浪潮服务器产量增长39.4%,出货量全球第一;力诺光伏产品、北车风电设备、宝雅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产值快速增长,订单远超市场预期;长清区归德镇的市住宅产业化基地、长清区环保产业发展基地初现雏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创时代”……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40.7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投资增长30%以上。转型升级成效有目共睹,但老工业基地也存在“疑难杂症”。市经信委负责人就曾坦言,济南工业总量偏小、投资增长乏力,内生动力不够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快;县域经济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干部队伍一定程度存在慵懒散、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
  
  “找准了定位才能明确目标。”其实,早在去年召开的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上,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就提出,要着眼国家战略,增强决策的前瞻性,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总体规划实施的大好机遇,结合济南实际,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的发展,从中寻找济南融入国家大的发展战略的机会。
  
  推动转型升级,拖不得、等不起。有专家支招,对接国家及我省大的发展战略,应当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状况,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持续下大力气抓龙头、建 平台、铸链条、建集群,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增长极。
  
  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创新成为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要培养新的增长极,关键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以高端高质高效为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科技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同时,还应当运用“互联网 ”智慧信息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有机整合的机制,着力解决工业物流的便捷性、快捷性不够和运输成本过高等问题。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