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7月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53.5%,达到975亿美元,创同期数据历史新高。对中国大陆出口增长14.3%,达935亿美元。美国所占的比例26年来首次反超大陆,跃居首位……
从1~7月数据来看,美国在台湾出口目的地中所占的比例26年来首次反超中国大陆,跃居首位。其背景是人工智能(AI)半导体的需求增加和台湾当局推进出口目的地多样化。今后的课题是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的半导体关税。
台湾的财政部8月8日公布的贸易统计显示,1~7月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53.5%,达到975亿美元,创同期数据历史新高。对中国大陆(含香港)出口增长14.3%,达935亿美元。
台湾1~7月出口总额增长28.3%,达到3399亿美元。对美出口占整体的28.7%,对大陆出口占27.5%。也出现了警惕美国上调关税的紧急出货。
从台湾的出口额来看,从2000年代中期到2022年,对大陆的出口额占整体的4成左右。台湾大型电子企业在大陆设立组装工厂,以半导体为首的零部件对大陆供应增加。
对于化工等非高科技制造业来说,中国大陆仍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进入2010年代后,过度依赖被视为一种风险,2016年上台的民进党政权开始致力于分散出口目的地。台湾制造商将组装工厂撤回台湾,此前占整体约1成的对美出口出现增加。
近年来,美国面向AI的数据中心投资热潮支撑了高科技产品的对美出口。7月服务器等信息通信设备的对美出口同比增长88%。
美国AI投资推动的台湾贸易结构的变化也可以从进口中窥见。1~7月,来自韩国的进口同比增长53.6%,激增至337亿美元,超过了来自日本的进口。搭载于台湾制造的AI半导体上的尖端存储器的进口有所增加。
美国在台湾对外投资目的地中所占的份额从2023年开始逆转了对中国大陆投资。台积电(TSMC)等的对美投资起到拉动作用。通过电子产品供应链连接起来的两岸经济的离心力正在增强。
台湾的对美贸易顺差1~7月同比增至2.1倍,达到697亿美元,呈现扩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