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需创91个月新高】2025年10月日本机床订单增长17%,出口主导回升的真实结构
日本机床产业在2025年10月出现强劲反弹。日本机床工业协会(日工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机床订单总额为1430.8亿日元,同比上升17%,连续4个月增长。特别是外需达到1075亿日元,时隔91个月再度刷新历史单月最高纪录,成为本轮回升的核心驱动力。
外需(按地区)统计
地区 | 金额(百万日元) | 环比 | 同比 |
亚洲 | 51,500 | +7.8% | +5.9% |
中国 | 31,791 | +7.3% | +9.6% |
印度 | 4,898 | +8.0% | ▲49.6% |
欧洲 | 20,205 | +30.0% | +22.4% |
北美 | 33,550 | +13.5% | +58.2% |
外需合计 | 107,763 | +12.6% | +20.7% |
一、出口主导:亚洲+北美呈两大支撑
10月外需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12.6%,超过2018年3月的历史峰值。分区域来看:
・中国:317亿日元,同比增长9.6%,连续19个月增长。
・亚洲整体:韩国、马来西亚的电气・精密领域出现“突发性订单”,带动亚洲整体(含中国)7个月来首次超过500亿日元。
・北美:同比大增58.2%,5个月来首次突破300亿日元;航空、船舶、运输机械向的订单时隔45个月超过90亿日元。
・欧洲:23个月来首次超过200亿日元,德国等主要国家均呈现回升。
根据美国AMT统计,2025年1〜7月北美金属加工设备订单同比增长14.4%,这与日本机床在北美的订单回升趋势一致。
二、中国市场结构变化:汽车“降温”、数据中心与电子产业“升温”
中国细分行业数据呈现明显结构变化:
・一般机械向:同比增长43.3%
・汽车向:同比下降1.6%
・电气・精密向:同比下降26.4%
汽车产业投资趋于平稳,而数据中心、电力・冷却设备、机器人自动化等新领域的投资增速加快。
IEA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自2017年以来平均以约12%/年增长,预计2030年将超过当前的2倍(约945TWh)。这类基础设施相关设备需求,有望持续推高中国的一般机械加工订单。
三、北美与欧洲:航空+能源设备投资持续释放
北美航空・运输机械向订单显著回升,反映出“供应链北美回迁”与航空零部件需求扩大的双重作用。此外,美国此前因关税因素导致的投资观望情绪,正在逐步消散。
欧洲方面,在高利率环境中仍保持一定投资韧性,EV、能源转型、变压器・配电设备相关订单明显回暖,使得区域整体时隔23个月突破200亿日元。
四、日本国内需求:虽在回稳,但仍处低位
10月日本国内订单为355亿日元,同比增长6.3%,连续两个月超过350亿日元,但仍低于疫情前的月度500~600亿日元水平,只能视为“触底回稳+轻微反弹”。
行业上:
・航空・船舶・运输机械向因9月的历史高点而出现技术性回落
・汽车向3个月来首次超过80亿日元,Tier1企业的更新投资开始恢复
整体来看,日本国内需求结构仍以“老旧设备更新+局部优化”为主,真正的增长引擎尚未启动。
内需(按行业)统计
行业 | 金额(百万日元) | 环比 | 同比 |
钢铁・有色金属 | 1,726 | +25.4% | +320.0% |
金属制品 | 2,424 | ▲32.0% | ▲31.5% |
通用机械 | 14,485 | ▲10.1% | +17.3% |
建筑机械 | 688 | +5.7% | +47.3% |
其他金型 | 1,458 | +12.4% | +26.7% |
汽车 | 4,342 | +1.6% | +20.5% |
汽车部件 | 3,001 | ▲1.6% | +9.4% |
电气机械 | 2,730 | ▲22.2% | +26.9% |
精密机械 | 1,231 | ▲3.9% | +39.9% |
电气・精密计 | 3,961 | +2.6% | +7.3% |
航空机・造船・运输 | 1,892 | ▲71.1% | ▲2.4% |
航空机 | 923 | ▲74.2% | ▲4.5% |
其他制造业 | 1,315 | ▲25.6% | +3.2% |
政府机关・学校 | 612 | +86.0% | +360.0% |
其他需求部门 | 883 | ▲21.7% | +0.2% |
商社・代理店 | 202 | ▲57.3% | +21.0% |
内需合计 | 35,693 | ▲18.2% | +6.7% |
五、2026年展望:出口回升能否持续?国内需求能否补位?
10月数据揭示了机床产业的三大趋势:
1)出口强势、恢复力度高度依赖亚洲与北美
2)中国市场从“汽车”向“数据中心/电子产业”切换
3)日本国内复苏偏弱,结构上仍显脆弱
中期来看,AI服务器、数据中心、再生能源、输配电基础设施等领域预计将持续扩大高精度加工需求,对日系机床制造商构成潜在增长动力。
但同时存在三大风险:
・美欧长期高利率可能抑制后续投资
・地缘政治与关税政策仍有不确定性
・中国汽车产业调整周期可能延长,影响相关设备投资
机床订单被视为全球制造业与日本经济的“先行指标”。2025年10月的强劲外需是回升信号,但日本机床产业若无法同步激活国内高附加值市场(新能源设备、先进医疗、次世代移动体等),仍可能在全球景气波动中保持高度依赖外需的脆弱结构。
-END-


